baocunk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u/baocunkuan

博文

全球气候变化:狼来了的故事?鬼故事?还是好莱坞故事? 精选

已有 6248 次阅读 2015-7-12 12:38 |系统分类:老挝黄金赌场| 全球气候变化, 鬼故事

首先声明,我不是专门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没有承担过专门性的研究课题,也没有在某一段时间专门地研究过这一问题。但是,我专门从事的研究、教学和相关工作,却也“真真地”难以回避这一话题。当然,我也并非刻意回避去研究这一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确实有些事情我没有想清楚。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对这个主题也应是熟悉的。也许是因为我熟悉却又不专门从事这个研究,于是一些机构也偶尔会请我进行一些评估、评审之类的活动——至少,我可以作为一个熟悉的旁观者——说不定能发挥“旁观者清”的特殊功能。

前不久,就应一家国际出版机构邀请,给胡鞍钢、管清友2009年出版的《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一个书评,以供其决定是否翻译成英文的参考。按照我的惯例,还表明了我在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类似前述的“首先声明”,该机构还是坚持听一下我的意思。也就有了下列我对该书的一些看法——这里,我就以“全球气候变化的那些事儿”,还表明我的一些看法,欢迎批判的声音,欢迎建设性的意见。

本书的特点在于突破了在温室气体减排上的所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二分”法,创新性地提出基于HDI和碳排放总量两个方面将所有国家更细地划分,为不同国家参与碳减排提供了更多地选择。而且,同样的划分方式适用于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如中国的长三角地区和中西部地区)。

本书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该成稿于2009年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前夕。中国政府在碳减排态度上仍有些摇摆。随后中国出现空气质量持续被公众关注,尤其是公众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诉求迅速提升。更为关键的是,国内空气质量改善的诉求与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高度契合。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新常态与发展转型以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所谓“新五化”。201411月中美达成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中国承诺将力争2030年左右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而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可以说,中国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上的政策性承诺从强度下降到总量下降,应是一项突破性的进展。而须承诺总量减排,一直是本书试图论证的核心问题,也是本书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当然,也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本书的政策性价值,就是本书对中国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态度由强度减排到总量减排的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书对于中国政府的政策性建议还是很中肯的。再加上作者多年来与中国政府的合作基础上,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知道,政策研究者如果得不到政府或政治性的支持,再好的政策建议也难以发挥实际效果;而好的政策建议,又不是一味地、无原则甚至无底线地顺从政府或服务政治。即政策研究者是在“向权力讲述真理”。同一个“真理”,讲述的方式将影响政府是否听得进去,因而讲述真理的方式很重要。无疑,本书作者是善于以政府听得进去的方式来讲述“真理”。

不足之处:鉴于中国政府2009年以来,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政策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的有些分析或观点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当然,还有一些分析或观点显示出其预见性,或者说对中国政府态度的积极转变发挥了作用。而且,本书中用相当的篇幅讲述了有历史上甚至追溯至中国周朝的各类自然灾害(除水灾、旱灾看似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密切的以外,还包括了传染病),容易让读者认为这些自然灾害都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密切,且持续那么长历史时期。

这里,我还想撇开这本书的内容而就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各国对待全球气候的态度、减缓和应对策略、履行减排或承诺履行减排上的差异,甚至同一国家内部如美国的不同州之间也会不同,就在于各方在气候变化上的利益分配、成本及风险分担上不同,具体包括不同空间尺度(地方、区域、国家、全球)、时间跨度(近期、中长期、长远尤其是涉及世代或世纪的)上的利益与成本或风险的差异或错位。人们看待全球气候变化的心态也各异,狼来的故事(听多了就不再当回事了)、鬼故事(即使不相信有鬼的人,也喜欢鬼故事带来的刺激与惊悚)、好莱坞故事(看大片的感觉,或用中国某地方言“看热闹不怕事大”,甚至娱乐化)等心态。

最后,还要交待一下,之所以把近两个月前写的一篇书评今天改写并作为博文发布的原因,就是刚刚看了一则科学网上的消息:2030年太阳将休眠地球进入小冰河期(见:http://news.szjingmu.com/htmlnews/2015/7/322661.shtm)。这里,也转载一下:

 

2030年太阳将休眠 地球进入小冰河期


 中国日报网7月11日电(信莲)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7月10日报道,近日,科学家警告称太阳将在2030年“休眠”,这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小冰河期”。

这一发现是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于威尔士兰迪德诺召开的国家天文会议上公布的。瓦伦蒂娜 扎尔科夫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研发的太阳活动周期新模型,该模型关注太阳两个层面——一个靠近太阳表面,另一个深入太阳的对流区——的发电机效应,预测到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左右减少60%,届时地球将很有可能进入“小冰河期”。

扎尔科夫的研究发现,在太阳活动的第25周期(该周期的太阳活动在2022年达到峰值),被列为观测对象的太阳两个层面的电磁波开始相互抵消;进入第26周期(2030年至2040年)后,这两个层面的电磁波变得完全不同步,导致太阳活动剧烈减少。

“在第26周期,这两个层面的电磁波完全互为镜像——在相对的太阳半球同时达到峰值。”扎尔科夫说,“它们的相互作用是极具破坏性的,近乎相互彻底抵消。我们预测这将引发与‘蒙德极小期’相同的效应。”

公元1645年至1715年是蒙德极小期,在此期间太阳活动非常衰微,持续时间长达不可思议的70年,此时也恰好是地球的小冰期,但两者是否有关联,仍然没有定论。当时在寒冷的冬季,英国大部分河流都冻结了,当代油画显示人们甚至能够穿着旱冰鞋横穿泰晤士河。




环境问题思辨
https://blog.szjingmu.com/blog-828156-904840.html

上一篇:以“十三五”为契机建立战略环评智库
下一篇:“闻化工色变”更让人心痛
收藏 IP: 124.77.110.*| 热度|

8 周少祥 曹聪 姬扬 黄永义 杨学祥 赵斌 吕厚远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