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告别曾经的时光分享 /u/liuyuexue623

博文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已有 1024 次阅读 2024-5-6 08:20 |个人分类:六月雪风景|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一座雕版印刷博物馆,展厅总面积约4100平方米,分为“中国馆”与“扬州馆”两大部分,展线长度798米,共陈列文物175件,其中“扬州馆”还以“仓储式”陈列有20余万片古代雕版。陈列展览以雕版工艺流程和历代雕版印刷为重点,全方位反映了中国雕版印刷的历史沿革及其在世界印刷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展厅呈弧线围合状,中部为采光顶中庭,空间形态具有一定的个性,活泼而有变化。

展览平面规划力求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弧型界面作科学合理地铺陈,沿中庭一侧不做封闭,或以植物、造型物等作虚拟遮挡,形成开合有序、疏密有致、分区有度的空间形式,达到内外照应、人流顺畅、亮点突出、清新开朗的艺术效果。展厅的色调以柔和的浅灰、白、米黄为基调,饰以蓝灰等色点缀,与雕版印刷的形式要素相吻合。光源处理将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相结合,自然光用遮光帘加以控制,以达到理想的光照质量。审慎而大胆地运用雕版印刷的造型元素,烘托渲染陈列主题。展览依据现代博物馆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原理,采用科学的信息定位陈列手法,在一定的空间,把同属一个信息组的文物展品和看版、模型、雕塑、场景、多媒体装置等造型物进行有意味地组合,形成一个个既统一又有变化的艺术空间。

展览根据主题选准材料和确定造型样式,在古籍版片仓储式陈列的空间内,用钢构架分成上下两层,大胆使用金属烤漆排架和玻璃隔断,形成排列有序、博大精深的气势,典雅中不失有时代气息,透过长距离落地玻璃幕墙,可看到扬州历年来征集和收藏的20余万片古籍版片,密集有序地置放在特制排架上,专业人员正在做现场相关工作。这种保护与展陈同时并举的手法,在我国博物馆界尚属首创。

展览高度重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着重体现在观众的现场直观和参与互动。“中国馆”展厅中庭的互动演示区,古代绝活在这里得以复活,几名雕版印刷传人为观众现场演示造纸、写样、刻版、刷印、装订等工艺。观众还可主动参与各个流程的制作,体验古人的辛劳和智慧。各单元的多媒体装置形式多样,其中不乏有动漫播放、资料检索、游戏竞猜、小型影院、翻阅装置等,有力拓展了信息资源和互动范围。

展览的内容设计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摆脱以往器物定位的陈列模式,采用信息组团、分级传播的最新设计理念,将展品与造型物有机组合,把展览信息分层次予以阐释,各展区适当安排多媒体装置,强化参与互动,进一步拓展信息。陈列文案具有很强的空间意识和构成理念,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紧密融合的成功范例,在目前我国博物馆展陈内容设计方面具有现实引导作用。

注:本文文字介绍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和(或)出版商,仅用于学术传播等非商业行为。特在此致谢!

图By王从彦@扬州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10).jpg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11).jpg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12).jpg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13).jpg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14).jpg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15).jpg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16).jpg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17).jpg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18).jpg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19).jpg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20).jpg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26).jpg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47).jpg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52).jpg

l  扬州个园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401342.html

l  扬州小玲珑山馆(街南书屋)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424983.html

l  扬州东关街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424617.html

l  扬州瓜洲古渡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428009.html

l  扬州瘦西湖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393043.html

l  扬州瘦西湖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948767.html

l  扬州瘦西湖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948769.html

l  扬州瘦西湖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948771.html

l  扬州博物馆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160124.html

l  扬州博物馆瓷器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193642.html

l  扬州博物馆瓷器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432333.html

l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425894.html

l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齐白石画展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428389.html

l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玉器瓷器雕刻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422755.html

l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布达拉宫展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421943.html

l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船文化展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421996.html

l  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159034.html

l  扬州美术馆花鸟画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171036.html

l  扬州美术馆人物画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166221.html



https://blog.szjingmu.com/blog-565899-1432804.html

上一篇:苏州虎丘山孙武祠(孙子祠/沪渎侯祠)
下一篇:花开谁家满园香——七姊妹
收藏 IP: 183.209.195.*| 热度|

17 张晓良 郑永军 杨卫东 高宏 朱晓刚 刘跃 孙南屏 刘进平 杨正瓴 宁利中 钟炳 鲍博 胡泽春 张忆文 崔锦华 何青 段含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