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霓的阅读史分享 /u/neeny 既为馆员又为读者,将此一生。

博文

阅读,是无止境的朝圣 精选

已有 3451 次阅读 2024-4-7 09:36 |个人分类:阅读随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今年的四月,我最幸福,因为我在新家的北阳台为自己安置了一个书房。书房布置好的当晚,我写了一首小诗送给自己:

我的书房 一张白圆桌, 一把橙色椅, 一盏台灯, 摆上喜欢的书, 北阳台一角, 是我独自的书房。

 

书房的窗外,

蛙, 在池塘里, 朗读

四月。 樱花, 在路灯下 静阅叶子的信。 我在书房, 等待 星星一样亮的诗 眨眼。

书房,在我看来,不仅是看书的地方,更是朝圣的地方。夜幕降临,房间日常的活动都结束了,儿子入睡了,他去他的书房了,我在这间简陋的书房里踏上阅读之旅。我很喜欢这样的时刻。台灯下,一行行文字,像儿时夏天解渴时喝的山泉,清爽地甜入心里,滋润凡尘中的我。

 毛姆说过:“养成读书习惯,也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我爱上阅读,也源于书既缓解了我幼年丧父的忧伤,又给了我明朗的天空;书既驱散了我的苦闷和孤独,又给了我无限的向往。阅读不但使我摆脱脆弱,还让我坚强面对现实。阅读不但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还把我引入博雅之旅。

7岁那年秋天的一个早晨,父亲烧的红砖窑突然倒塌,数千块烧好的没有烧好的红砖全部砸到他的身上。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刚刚带上红领巾的我,沉浸在丧父的悲哀中。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声,大我四岁和两岁的大姐、二姐的哭声,和我的哭声,填满了那间灰暗的土房子里。我一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清晨或者傍晚,我总是站在大门口望着门前的那座山,期盼着父亲那英俊、清瘦的身影从那边向家里走来。从此我不再爱笑了。

在湘潭市当记者的伯父回家乡探望爷爷,给我和姐姐们带来了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三本小小的连环画,让我读着流泪。比起受尽各种磨难和欺凌的阿廖沙,我发现自己并不是最不幸的。阿廖沙通过阅读改变了悲惨的命运,并找到了光明的前途,这份坚强与勇气,感染了我。这三部曲就像那道透过琉璃瓦,落到我家阁楼原色早已失去的木板上的阳光。

7岁开始,书本对我的诱惑,就像摆在小商店我从来没有买过的花生糖和白冰棒散发的香味,紧紧吸引着我。油菜花开,去田野寻猪草的我,会带上一本好不容易借来的书。猪草填满竹篮,我就坐在挨着一条小溪的油菜花田塍上,静静地看书。小溪里有个水坝,哗啦啦地响,可我仍然觉得很幽静。蜜蜂穿梭在油菜花香里,有时候飞到我身上。30多年过去了,那个坐在油菜花丛里读书的情景仍然像发生在昨天,油菜花和着草子花(紫云英)的芳香,似乎还在我身旁缭绕。

幼年的我,读的书都是跟同学借来的,无非是《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故事会》,还有巴金的《家》、《春》、《秋》以及一些民间故事。那时候,我读课外书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把一个个故事一气读完,可以说是囫囵吞枣。但是,这些书无形中影响着我,让我内心萌生出对文学的热爱。小学六年级,我写过一篇短小说《护林人》。故事梗概是护林人阿憨发现村子里有人在偷偷砍伐树木,他下决心要查个水落石出,一个月夜他发现村长在月光下挥动柴刀……。这个故事没有去投稿,可一直藏在心里。

     杨绛说过:“灾祸孕育智慧,苦难磨练人品”。 父亲过早地去世,妈妈又在我大四那年离开人世,我的心灵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但苦难磨炼着我,让我学会了坚强与自立。大学毕业后,我到《深圳法制报》当实习记者。胆小、害羞的我,第一次打电话约采访对象,声音怯怯的,脸颊烫烫的,心脏跳得连我自己都能够听到。“要像法拉奇那样勇敢与毫不畏惧”,另一个我这么给胆怯的我鼓劲。

法拉奇是意大利的著名战地记者,被封为二十世纪新闻采访女王。在大二的时候我读过一本关于她的传记:《世界政坛采访之母:奥莉娅娜·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录》(以下简称《法拉奇》)。她采访过邓小平、基辛格、西哈努克亲王、甘地夫人、霍梅尼等27位政治名流。她的每一次采访从不怯场,提问尖锐、犀利,在权威者面前展现出平等的姿态和独立人格。当时读完这本书,我的心灵里似乎看到一道闪电,让我对现实的困难充满战胜的勇气与决心。

24岁的我在法拉奇的鼓舞下,心中似乎积蓄了一座火山熔岩,独立的身影出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当记者那三年,我做过农民工、盲女按摩师、失足大学生、深圳民间艺术家、法官、作家、画家等数百位人物故事的报道。记得在一个下雨的夜晚,我接到一个读者的电话,他读了我的一篇关于白血病患者小纯的专题报道,很感动,要去资助她。那晚,他冒雨赶到小纯所住的医院。后面陆续接到这样的电话,小纯的病得到及时的治疗。回顾起来,我的采访生涯很顺利,稿件一出来就可以上版,还有的报道被深圳三大媒体转载。这是《法拉奇》这本书给予我的力量和采访智慧,让我像条鱼不停地穿梭在深圳的各个角落中找料。付出的辛苦有多大,过后从中得到的欢乐就会成倍增长。

   《法拉奇》帮我战胜了内心的胆怯与不自信,《瓦尔登湖》让我领悟到人的一生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让心灵安静,常与大自然亲近,不受外界的纷扰。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的独居生活,体现了他强大、宁静的精神世界,这是战胜孤独最宝贵的力量。20来岁的我,从这本书中寻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当我们厌倦平淡的生活,不妨重温下梭罗的“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自己同样地简单,也许我可以说,同样地纯洁无瑕”;当我们奔波在各个牌场、酒会或者商场、网络上的时候,不妨想一下“有时间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休闲”;当我们对人生患得患失的时候,不要忘记梭罗说过“当我们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

美国天文学家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02年大学毕业后至今,这15年中我从报社记者转型到大学教师,在深圳、北京、石河子这些城市都留下了人生轨迹,现在定居扬州,历尽岁月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最终我发现阅读,是我最佳的生活方式。一本好书,称得上是心灵栖息的港湾,灵魂的故乡。书,可以洗去你身上世俗的尘埃。书,可以驱除你内心的黑暗。书,是你永远忠实的朋友。世间万物,对你绝对公平的唯有书,书中的智慧对谁都是无私给予的。一位工作、家务缠身的母亲,只有在宁静的夜晚,捧起一本久已渴望阅读的书时,她的心情才是愉悦的,自由的,充实的。有许多个夜晚,我在台灯下看书,总能闻到一种夜的芳香。

除了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我还喜欢把自然当作一本书去阅读。这个习惯不知不觉地养成的。记得高三的某一个傍晚,我独自沿着学校附近的捞刀河边散步,夕阳的余晖落在浪花里,闪亮地往远方流淌,那情景把我融化成一颗小水滴,也随着溪流前进。一年春天,我回老家探望年迈的爷爷,厨房的地面上飘落了一地的白花瓣,抬头看到窗外的老梨树正在掉花瓣,霎时我恍惚自己就是一片花瓣,在外飘荡了许久终于回到故乡。那晚我写了一首《梨花》的诗:一树梨花/依恋着老屋的小院/绽放在数个年代的春天里/住在青瓦屋檐下的燕子/亲历了梨花的花开花落/都在春雨呢呢喃喃的梦里/一树梨花/一院落恬静的月光/一地梨花/一院落会说话的星光/永远停留在思乡的梦里。

阅读,是无止境的朝圣。以书和自然为伴,女人的一生就不会在柴米油盐中失去诗歌和远方,她的容颜会因为超脱而泛出韵味。即使事与愿违的事情屡屡出现在生活中,我都会勇于面对,接受挑战与考验。当夫妻之间的磨合出现问题,我会主动去反思该怎么让两人之间相处融洽。当孩子的学习出现滑坡,我会平静心情分析原因帮助他进步。当我被甲亢、慢性肾炎缠身的时候,我一直积极地生活、写作,以此缓解精神上的压力。

回望来路,许多以前解不开的人生纠结,渐渐理顺。这些年的努力生活,让我渐渐拥有博大、包容的胸怀。阅读就像人生的导师,指引着我前行,我一直在寻找真正的我,那是一个拥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的木棉一样的女子。

     在我的书房里写完这篇文章,抬头,撞见一角蓝天白云,阳光薄薄地渗透这层白云,明亮的云朵如同我的心情。

 

   

 

  

   

 

 



https://blog.szjingmu.com/blog-3578660-1428525.html

上一篇:知命和努力——读梁启超《美的生活》遐思
下一篇:还原本真的陶渊明
收藏 IP: 112.4.211.*| 热度|

13 郑永军 张学文 王从彦 崔锦华 冯兆东 周健 汪运山 王安良 范帅棋 晏锐 孙南屏 武夷山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2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