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草堂——猪の家分享 /u/zhumengjin 行为上保守,思想上激进

博文

[修改版] 被供上神坛的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行150周年祭

已有 9073 次阅读 2009-11-25 00:18 |个人分类:科普作品|系统分类:澳门黄金赌城| 达尔文, 进化, 周年, 物种起源, 150

    今天是《物种起源》发行的150周年纪念日。尽管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依然对1859年11月24日伦敦街头抢购《物种起源》的故事津津乐道。为什么一本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能有这么大的魔力?当然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一个因为跟随贝格尔号环游世界而早已轰动英伦的名人。

    达尔文是与牛顿比肩的伟大科学家。在生命科学主导自然科学的21世纪,加之爱因斯坦这个百年难遇的天才在物理学领域的颠覆性贡献,在某种程度上,较之牛顿达尔文在今日的地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达尔文一生有许多重要的学术贡献,其中最大的贡献是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时至今日,自然选择学说在生物界仍然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能提出一个长达百多年而不衰的理论大有人在,并非达尔文一人。为什么达尔文却能享有如此高的威望?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达尔文是将上帝从自然科学最后一块庇护所(生命科学)驱赶出去的人。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原因铸就了达尔文今天的地位。

    达尔文在学术上远较牛顿心胸开阔。牛顿心胸狭窄,在学术上与多个科学家扯过皮,其中牛顿为了微积分的发现权与莱布尼茨争得撕破了脸皮,并且还动用了不光彩手段。在这一点上,达尔文更具伟人的胸襟,为世人演绎了一出令人折服的达尔文-华莱士之让。达尔文人品极佳,性格谦虚温和,他的人品广为同代人和后人所称赞。如果不是华莱士也提出了部分相似的进化观点,达尔文曾计划在死后才发表《物种起源》,他不希望他的观点给人们的思想带来过分的冲击,这从侧面说明达尔文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达尔文博学,视野开阔,涉足领域广泛,除了提出自然选择理论之外在很多方面亦颇有建树。达尔文在化石、遗传学证据均缺乏的条件下准确地预测了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在他那个时代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其眼光的超前性和独到性已经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达尔文的学术贡献和思想对后来很多新学科的建立功不可没,对多个领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当然,达尔文并非毫无缺陷,因为他也是一个人。受时代背景的影响,达尔文也是一个温和的种族主义者,他认为土著人是低级人种,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活化石。达尔文内在是一个“激进”的科学家,外在却是一个“保守”的绅士,在进化论的保卫和推广中没有冲在最前沿,更多地是充当“好好人”的角色(当然也跟他身体欠佳有一定的关系)。这在同时代的人看来正是达尔文的优点所在,而且达尔文在进化论的保卫战中退居二线反而造就了赫胥黎——一个被称为“达尔文斗犬”的进化牛人。另外,对达尔文真实形象有一定影响的就是现在误传的关于达尔文近亲结婚的“悲剧”。的确,达尔文最心爱的女儿安妮去逝对他的打击很大,曾一度让达尔文自责,认为安妮的死是近亲结婚的恶果。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达尔文与其表姐爱玛共生下了10个子女,除了3个因为疾病而夭折外,其他子女都很健康,并且也很有成就。关于达尔文近亲结婚悲剧的夸大误传,方舟子曾专门撰文纠正过,达尔文的子女夭折与近亲结婚无关。在理论上,近亲结婚的子女是否有缺陷,这跟结婚双方基因组的相同位置是否有导致缺陷的基因有关,并不是所有的近亲结婚子女都一定有遗传缺陷,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事实上,近亲结婚在以前还是很常见的,如在我国旧社会,甚至在解放后的某些偏远农村,“亲上加亲”的婚娶现象较普遍,甚至还出现了全由近亲组成“亲戚村”。所以,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达尔文实际上是被“悲剧”了。最后,尽管与孟德尔同时代并提出过遗传学假说,但达尔文没有掌握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遗传规律,以至于使自然选择学说最初仍有诸多不足。很显然,在这件事上确实有点强人所难,要求当时的达尔文掌握现代遗传学知识很不现实,因为不只达尔文,同时代其他有名望的主流生物学家就没有一个人真正懂得遗传,这也是孟德尔生不逢时、逝世多年后才受到世人敬仰的个人悲剧所在。不过,评价人的缺陷不能抛开他所处的时代,所有这些时代性局限都不足以影响达尔文的伟大。

    今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将伟大的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供上神坛!

【尾注:接受方舟子的正确批评,修改了不正确和不清楚的地方】



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https://blog.szjingmu.com/blog-295006-273662.html

上一篇:在科学网出名很容易
下一篇:达尔文与牛顿,谁更伟大?
收藏 IP: .*| 热度|

6 孟津 肖重发 寸玉鹏 柳东阳 王有基 叶剑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