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林鸣鸟分享 /u/AnjinLiu VCSEL、亚波长光子器件、半导体光电子、光电子集成

博文

中国和德国的博士生 精选

已有 28266 次阅读 2014-4-26 19:04 |个人分类:人生漫步|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中国, 德国, 博士生, 延期

最近科学网网上兴起博士延期的话题,手痒了,凭有限的见闻再加把油盐...


 

德国读博士是工作,所以他们没有什么压力,什么时候毕业不关心。我们组有一个哥们在08年拿到硕士学位继续在老板下面读博,现在还没有毕业,听说他打算继续混,听说明年毕业,也许是。人家根本不急,不毕业也也有能力养活家庭。事实上这哥们有足够的文章,有足够的内容写论文,人家就拖着不毕业,听说老板还想让他早点毕业,减轻经济压力。另外,后面的人巴不得他早点毕业,因为他毕业了下面的人才好毕业。我知道老板有一个博士毕业了,现在继续在组里还呆着,一边找工作。

 

中国的博士生,事实很大一部分博士生成为了廉价的劳动力,披着为科研献身的狼皮,拿着农民工不如的工资,背着比农民工还大的压力。有的博士生的家庭甚至还指望那点可怜的补助给孩子买奶粉。这种情况下有多少人愿意延期。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有人心甘情愿的延期。我在一些学术论坛混迹的时候,见到一些博士生出来求助:老板见他做得很好,要他延期,然后冲击全国百篇。我有同学当年说要延期,然后搞出一些论文,然后冲击全国百篇,然后留校...至于他是不是心甘情愿,我就不知道了。至于他是不是真延期了,我也不知道,因为不在同一个单位,平常也不怎么联系,事实上我每年都关注全国百篇的名单,总没有他的名字,而今我都关注4,5年了。

 

老板要学生延期,总会给学生很多诱饵,无非就是全国百篇。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判断力,总能被忽悠到。全国百篇确实很诱人,但是延期1年你确定能发出SN吗?如果确实能发出来,不用延期,因为全国百篇是毕业2年之后的事情,你有2年的时间发的SN。

 

像科学院的硕博连读,第一年集中学习,除了个别老板要求第一年就进入实验室外,绝大部分是第二年开始的,4年的时间,对一个正常努力的学生在正常的研究组,完全是能做出一些东西完成博士论文。高校的话是5年,从第一年就能在实验室干活,正常来说,更能达到毕业要求。其实很多全国百篇(比例多少我没有统计)都是在正常的博士期限里面完成的论文。如果正常的时间都做不出正常的事情,还指望在延期里面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对此,我持非常谨慎的怀疑态度。

 

有人说延期可以再好好深入下去。做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毕业了就不能深入?读博士只是接受最基本的训练,博士毕业对想继续从事科研的新科博士来说是绝对的开始。

 

如果一个地方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毕业,说明你有问题,或者这个地方有问题。你有问题,达到毕业要求赶紧滚蛋走人,不适合做科研就离开学术界。如果这个地方有问题,早点离开更是上上策。为何还要继续在这个地方浪费时间?!

 

曾经我也面对过毕业的事情,由于当时面对很多事情和压力,我坚持自己观点:5年正常毕业,决不延期,什么乱起八糟的奖项和荣誉都是5年的“副产品”,能拿是命,拿不到也别伤心(当年我导师开明,同意了我的观点)。我的“正产品”是博士毕业,然后工作养活自己。所以“正”和“副”不能搞错,否则会误入歧途,任何时候都不能错。

 

再说吧,有些奖项,是你说了算,是你想了就能拿的吗?亲们,你懂的!

 

有些博士生能完全毕业,但是被迫延期,我认为非常不地道,这个问题上我赞成张老师的观点(/blog-299-788255.html)。如果博士生不能正常毕业,学生有问题外,导师们也需要检讨。因为一个规则的设计,如硕博5年毕业,不是随便定的,总有科学之处,也不是一个人定的。如果你的学生5年毕业不了,你是不是有问题?!

 

对博士生来说,能正常毕业最好不过了。毕业了可以工作,养活自己和家庭,另外也是学术生涯全新的开始。

 

 



博士延期毕业
https://blog.szjingmu.com/blog-285782-788868.html

上一篇:研究经历
下一篇:繁忙的季节
收藏 IP: 212.5.19.*| 热度|

49 郑永军 余国志 张海霞 史晓雷 袁贤讯 罗德海 朱晓刚 韦玉程 汪晓军 武华 袁茂强 张波 宁利中 刘启振 邢宇鹏 薛宇 郭向云 王春艳 吴景鹏 唐凌峰 徐大彬 苏光松 邓伟胤 王选策 陈耿 鲍名凯 温世正 薛康 倪梦飞 易敏 李天成 朱云云 代岩伟 傅晓明 周真明 王文彩 郭胜锋 吴锦宇 高建国 郭伟斌 htli jiangqiang918 lynn94 truth21ct zscosmos AlleyCat truht21ct HJY660 zjliu6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