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木兰“停机”

已有 1977 次阅读 2015-6-28 07:12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木兰“停机”

文·丁 辉

科技日报 2015=6-27


   ■随想随录

   带师范生到中学里听课,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天听讲《木兰诗》,讲到第一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老师用“木兰停机叹息”概括此段段意。话音未落,课室里已是稀稀落落的笑声。等到老师问“木兰为什么停机”,就有调皮的男生在下面回答“木兰没有交话费”,于是满座哄堂。

   老师当然不是故意玩噱头哗众取宠,而况用“停机叹息”概括首段段意,很恰切;“停机”一词且很古雅。关于“停机”最广为人知的故典当是范晔《后汉书·列女传》记乐羊子妻“训夫”事。羊子出外求学,一年即返家,妻问其故,羊子答以“久行怀思”,妻其时正在织布,乃停机“引刀趋机”,接下来羊子妻对羊子说的一番话,由于《乐羊子妻》长期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在中国曾孺子能诵:“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又早范晔500多年有西汉韩婴《韩诗外传》记“孟母教子”事:孟子少时读书,经常因为贪玩分心,其母引刀裂断其织,以此戒之。孟子从此勤学不息,遂成大儒。比韩婴稍后的西汉刘向《列女传》亦载此事,稍有出入,而大抵不差。宋人编就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和断织教子的故事。

   后来,“停机”“断织”便一直作为女子贤淑美德的代称而存在于古汉语中。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十二钗正册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停机德”一句正以乐羊子妻和孟母喻薛宝钗,赞其贤良淑德。

   老实说,我对上述羊子妻“训夫”和孟母“教子”两事都有点不喜欢。羊子妻病在太过正经,有股道学气。有这样的贤妻固是家门之幸,然夫妻生活成了道德旅行,了无生趣,反正我是万万不敢领受。羊子后来一心求学,“七年不返”,空房之内的羊子妻是否也有过“悔教夫婿觅封侯”的闺中独语?孟母其实是思想通达之人,小孩子贪贪玩儿走走神,就煞有介事地引刀断织以戒之,我一直怀疑是后人附会唬小孩子用的,和“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等正是一类。此类伎俩几千年来盛行不衰恐正是中国教育的病源之一端。鲁迅说:“每天要捉一袋照得见四号铅字的萤火虫,那岂是一件容易事?但这还只是不容易罢了,倘去凿壁,事情就更糟,无论在哪里,至少是挨一顿骂之后,立刻由爸爸妈妈赔礼,雇人去修好。”

   我于刘向《列女传》所记孟母教子诸事中独喜下面这件: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

   宋以后儒家的“圣教”逐渐对女人不利,“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从四德”等等都出来了。此类“教化”道德调门过高而不通情理,清儒戴震所以斥之为“以理杀人”。孟母此言所以好,正在于入情入理,对于“伪道学”真不啻一针解毒剂。可惜无法查证孟母此番话是否也是在“停机”后对孟子言之,否则,“停机”这个典故也将因之少几分道学气,而多几分熨帖人心的力量。

   最后,话题还得回到“木兰诗”。《木兰诗》固是质朴的诗篇,“木兰从军”的故事却在千百年流传的过程中难免成为政治教化和道德教化的一部分。“巾帼英雄”的故事自然更能让女性扬眉吐气,以致在欢欣鼓舞中竟绝少有人会去注意此类话语背后的危险。由此,倘不因人废言,一生关注妇女问题的周作人于其《苦茶随笔》中提到花木兰、梁红玉时说的一段话还是值得我们重视:“不过我以为中国要打仗似男子还够用,到不够用时要用女子或亦不得已,但那时中国差不多也就要完了。女军人与殉难的忠臣一样我想都是亡国时期的装饰,有如若干花圈,虽然华丽却是不吉祥的,平常人家总不希望它有。”这些非主流的声音,语文老师即使嘴上可以无,心中却须有。




https://blog.szjingmu.com/blog-1557-901067.html

上一篇:巧遇王景斯老人----日记摘抄(258)
下一篇:Loet Leydesdorff教授的新探索
收藏 IP: 1.202.67.*| 热度|

1 陆绮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