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Loet Leydesdorff教授的集大成著作问世了

已有 2737 次阅读 2021-1-6 07:26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老挝黄金赌场

Loet Leydesdorff教授的集大成著作问世了

武夷山

 

    2021年1月,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了荷兰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奖得主Loet Leydesdorff的著作,The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Discursive Knowledge:Communication-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an Empir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交流互证知识之演化动力学:观察一种经验性科学哲学之交流理论视角)。本书是Loet Leydesdorff教授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由此书可窥见他的学术探索心路历程。此书可开放获取,https://www.springer.com/gp/book/9783030599508

    我没想到,本书第一章(基于知识的创新和社会协调)的第一节(发生在布拉格、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的“1968”之春)涉及他对一段特殊经历的回忆,和他对马克思著作的研读。下面翻译该节的一点点内容。

 

    1968年8月21日,苏联及其盟国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那一年,我是大三学生,到布拉格去参加过很多讨论。那年夏天,布拉格成了知识分子的聚会场所。我是在苏联入侵前一天离开布拉格的。那年早些时候的3月,我去过巴黎,之后不久在5月就发生了学生起义;自从1967年以来,我一直参加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每星期天晚上举办的讨论会。所有这些讨论都聚焦于从新马克思主义视角和其他视角来观察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动力学中的变化着的角色。

    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行动纲领》(1968年4月5日发表)中,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制定了以下改革纲领:

    ......有必要让全国做好投身于世界科技革命的准备,这场革命要求工人和农业工人与技术知识分子与专业知识分子开展特别密切的合作,这将对人民的知识和资格提出很高的要求,对科学之应用提出很高的要求。

    为什么这些话被认为是对苏维埃制度的严峻威胁,以致苏联正统派认为有必要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此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已反复声明,不打算改变现有的盟友关系。入侵的理由主要是意识形态性的。

    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科技革命”议题由来已久。在《资本论》的一个脚注中,马克思本人推测说:“如果技术能帮助我们将人从工作中充分分离出来,资本主义的性质就会改变,因为这一生产方式的基础将分崩离析。”(博主:这是本人的翻译)换句话说,马克思已经展望到一种可能的制度变革,即变动到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与共产主义革命是不同的,是对共产主义革命的潜在替代路径。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对此问题详述如下:

    “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注意,马克思提出,将“固定资本的发展”作为从政治型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的经验指标。

    在1850-1870年期间,马克思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里做研究。他给自己提出的一项任务,就是研究除了劳动之外,科学技术也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之可能性。(在那个时代,尚未出现能处理两个自变量的模型)然而,根据他的计算,他拒斥了这一假说,得出结论说:当时的主要矛盾仍旧是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

    ......

 

    博主:我记忆力越来越差,刚发现我2017年其实写过一篇博文“莱兹多夫认为,马克思有初步的知识经济观”(/blog-1557-1065341.html),介绍的是Leydesdorff一篇论文的观点。我前面翻译的1.1节内容应当是基于这篇论文。

 




https://blog.szjingmu.com/blog-1557-1265865.html

上一篇:域外新书——DNA:生命的秘密(2003)
下一篇:对发达国家竞争情报实践的两点粗浅观察
收藏 IP: 219.142.144.*| 热度|

9 刘立 熊泽泉 许培扬 杨正瓴 宁利中 郑永军 李毅伟 范振英 汤茂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7: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