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xuere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u/kexueren07

博文

大脑的成瘾机制及如何戒断短视频沉迷 精选

已有 3474 次阅读 2024-3-14 10:37 |系统分类:老挝黄金赌场

越来越多的人正对短视频产生依赖心理。为什么短视频让人如此沉迷?大脑的成瘾机制是怎样的?长时间刷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和成长会产生哪些影响?面对被短视频“困”住的孩子,家长该如何正确陪伴和有效引导?3月13日晚,在由微信澳门黄金赌城“光明少年杂志”在线播出的“光明家长研习社”公益直播节目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加油吧,大脑!》作者黄翔为公众解答了相关问题。

短视频为何让人沉迷?

黄翔指出,短视频之所以让人沉迷,是因为它满足了人脑即时享乐的特性。人类的大脑从原始社会进化而来。由于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缺吃、缺穿、缺能量,吃完一餐后可能要饿好几天,所以,包括大脑在内的人的所有器官,都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选择做耗能相对低的工作。同时,能得到什么好东西,大脑会告诉我们要马上得到,否则就可能无法在原始丛林中生存下来;做什么事快乐,也要马上去做,否则就可能无法将自己的种群延续下去。概括起来说,人的大脑天生是懒惰、节能,并且及时行乐的,而短视频恰恰迎合了大脑的这些特点。一边喝着“肥宅快乐水”、嚼着薯片,一边刷着短视频,是人类低耗能的生活方式,而且现在许多短视频一两分钟就一个转场,提供的是非常即时性的满足。相比较而言,阅读需要想像、思考,这些的能耗都比刷短视频高。

短视频使人沉迷的第二个原因与大脑的奖赏机制有关。科学家曾将小老鼠的大脑开颅,将一个电极插在它的大脑里,只要小老鼠踩下开关,它的大脑就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由此,小老鼠就觉得很快乐。结果,所有的小老鼠都做了同样一件事——一直地踩开关到死为止。这一毒品成瘾机制也是大脑对任何事物成瘾的机制。短视频也是因为能够大大激发人脑内多巴胺的分泌,所以大脑会对之沉迷。人类会很同情上述实验里的小老鼠,但人类自身对短视频上瘾、对电视剧上瘾、对游戏上瘾,其实和不停踩开关的小老鼠没有什么两样。刷短视频、看剧、打游戏等活动没什么门槛,而多巴胺会在人感到惊喜和得到奖励时大量出现,这就使得人们渐渐地向这些事定向地分泌多巴胺,并且分泌得越来越多,直到上瘾为止。与此同时,由于人脑会根据多巴胺分泌量的多少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重要性排序,如果不加以严肃的控制和引导,人就相对不会选择阅读、写作、思考等多巴胺分泌量低的事,从而使那些长期主义的事被搁置在一旁。因此,要防范短视频沉迷,让孩子走出这个成瘾的漩涡,要从了解大脑的奖赏物质——多巴胺的分泌机制着手。

从“为什么微信新进来的消息用红色标记?短视频里点赞的那个心形标记也是红色的?它们为什么一定要做成红色,而不是黄色、蓝色的?”等日常生活里的问题出发,黄翔告诉大家,红色能够刺激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Facebook刚起步时,它的新接收消息和点赞标记都不是红色,而是蓝色的——因为扎克伯格本人是红绿色盲,他的员工不敢使用红色。但使用蓝色的Facebook市场表现不怎么样。Facebook后来请了包括神经科学家在内的很多人一起讨论要不要改色,最后决定将上述显示改为红色,并在之后取得了市场的巨大进步。同理,虽然牛是色盲,斗牛士却总是在斗牛时扯着块红布,是因为斗牛士和他们的老板想方设法要用各种元素让观众兴奋,红布鲜艳的色彩能够刺激观众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分泌大量的多巴胺。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屏幕产品?

人在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2012年,美国的儿科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不仅是青少年,1岁以下的孩子如果经常玩PAD、手机等屏幕产品,其大脑的髓鞘发育会变得缓慢,智力发展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大家知道,神经靠电流传递信号。如果将神经比喻为电线,神经的外围髓鞘就是电线外围的绝缘层。当髓鞘发育得不好时,电可能四面八方地乱传,这样,大脑的使用效率就会受影响。”黄翔提醒家长不要让1岁以下的孩子长时间接触屏幕产品,5岁以内的孩子尽量少用屏幕产品,5岁以上的孩子即使学习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屏幕产品,也越晚使用越好。

生活中,父母经常很难劝阻孩子使用屏幕产品,而且孩子也经常会不服气地反问父母:“那你怎么也一直看手机呢?”对此,黄翔为家长们支招:“这时,你就不能告诉孩子‘爸爸在消遣’,这样就变成手机是目的了。首先要告诉孩子:‘爸爸在用手机工作’,比如‘等会要送你去少年宫,需要用手机导航,我先看看目标’,或者‘今天我要用手机买菜和给你买书’。”这个时候,手机就是工具而不是目的,用手机完成的事情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你这么和孩子说,在他的大脑里,就会刻录这样的印象。因为手机是工具,当做作业遇到困难,要查一个典故或一个数学公式的时候,当要用到计算器的时候,完全可以使用手机。我们甚至可以利用AI来帮我们做事。”结合这条基本的原则,黄翔说:“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刷短视频,你也要教导他先有目的,再看短视频;而不是先刷短视频,再有目的。短视频一定是工具。如果能树立起这个观念,短视频就能为人服务;而当人自身缺乏目的的时候,就可能为短视频及短视频背后的资本和团队服务了。”

如何改变短视频沉迷状态?

黄翔说,人通常在小时候先长大脑,到了青春期以后,大脑生长的速度开始变慢,身体发育的速度变快。其中,大脑的前额叶发育得特别晚,而它掌管的正是人的自律、自控能力。因此,一些青少年非常冲动,控制不住自己,容易犯“中二”,这其实不能怪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好。“成年人虽然也经常会发脾气,也有想做一些不那么好的事情的小坏念头,可是我们不会去做,这是因为有前额叶在帮我们‘踩刹车’。但是孩子们的‘刹车’还没有发育好,没有办法给自己‘踩刹车’,所以有时候我们应该原谅他们。”黄翔指出,这方面的意识,法学家很早就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订就是有科学依据的。一般,男性的大脑到了30岁左右才能发育好,女性的大脑在25岁左右能发育好。因此,家长要当好青少年的前额叶,帮他们把好关,训练他们专注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养成每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常常有人自得于能够一心多用,其实我们的大脑是带宽很窄的多任务系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会使每个任务都处理不好。青少年要把大脑所有的能量像透镜效应一样聚集在一起,长远才可能成为某一领域的大家。”他表示。

如果觉得自己或孩子已经沉迷于短视频无法自拔、做别的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了,该怎么办?黄翔介绍,有一个办法叫做“戒断疗法”,就是每周抽出一天完全戒网,在这一天里把手机、电脑、电视等所有屏幕产品全部戒掉。因为当一个人沉迷短视频时,他的多巴胺耐受性已经很强了,这就好比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吃五星级酒店的餐食,别人给他一碗白米饭,他肯定吃不下去。但使如果让他去荒岛住上一天,在饿了一天以后,第二天一早,把一碗白米饭送给他吃,他肯定觉得白米饭还是挺香甜的。这就是使大脑多巴胺的受体通过戒断调整好的例子。同理,那些很刺激的短视频就像五星级酒店的餐食,戒断一天,人再接触别的精神食量的时候,会如同觉得“这碗大米饭也挺好吃的”一样,接受别的精神愉悦。此时,可以抓住机会养成每天只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看短视频的好习惯。

“有人把现在的电子产品比喻成火,意思是如果我们是原始人,那么包括短视频在内的电子产品,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火,有的人被它烧伤了,而有的人却用它来做饭、烧菜,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黄翔总结,如果短视频是火的话,希望各位家长和青少年都能更科学地用好短视频,“把这团‘火’变成送你们直上青云的火箭,而不是会烧伤自己的灾难。”



https://blog.szjingmu.com/blog-1341506-1425272.html

上一篇:百年不息的“凡高热”之关键:凡高书信集的跨国出版和传播
下一篇:人类离成为跨行星物种还有多远?
收藏 IP: 183.193.48.*| 热度|

6 郑永军 崔锦华 谌群芳 彭真明 籍利平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