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杂说古今衣食住行(11)传统民舍的结构 精选

已有 6207 次阅读 2023-3-11 08:18 |个人分类:科学与生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杂说古今衣食住行(11)传统民舍的结构

中国的传统屋舍建筑,都是土木建筑,如今把修建房屋、道路、桥梁、堤坝等建筑物的专业称为土木工程也就毫不奇怪了。

在屋舍建筑中,木是骨干,所以,传统上把主持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称为“匠”。

匠,从斤从匚(音fang1)。斤是斧子。匚是放置东西的容器,也有人认为在这里是矩(传统上木工所用的尺),都说得通。以所用的工具来会意人,所以匠字的本义是木工。后来引申为手艺人,有某种特定技艺的工人。

汉代时,朝廷的宫室、宗庙、陵寝等的土木营建归将作监管理,将作监的主管长官称“将作大匠”,为九卿之一,秩二千石。毫无疑问,这个地位仅次于“三公”的高级官员决不会是真正的“木工”,只是用了“大匠”这个名称罢了。

传统中式房屋的建造,先由木工把房屋的骨架搭好。柳宗元作过一篇《梓人传》,寥寥数句,写出来搭建屋架的过程以及木匠领导者(即那位梓人)在其中的作用:

“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

传统房屋中各种构件的名称如下图所示

IMG_20230308_133759_resized_20230310_080541164.jpg

一般而言,正房是坐北朝南的。东西两边为山墙。大多数情况下山墙只起到阻隔的作用,并不承担屋顶的重量。上方屋顶的重量都由“柱”支撑着。

具体地说,柱支撑着梁。如图,压在梁上的是横向(即东西向)的一根根檩(音lin3)子,最顶上的檩子为脊檩,也称栋。架在檩子上的略细的木条称椽(音chuan2)。梁、檩和椽构成了屋顶的整个木构架。

梁的本义是架在水上可以借此渡过河流的工具,即桥梁,所以梁字从木从水刅声 。《诗经·大明》有句:“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其中不字通丕,是大的意思)。《孟子》说:“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可以走车的桥梁造好,老百姓就不担心涉水过河了)。

后来,梁引申为水平方向的长条物件,一般还可以承重。房梁就是这样的引申。实际上,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檩和梁往往是都称为梁的。但是严格地说,梁与檩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梁是纵向的,对于坐北朝南的房屋,梁是南北向的。梁的长度往往影响房屋的进深。檩则是横向的,檩的长度,影响的是一间(架)房屋的宽度。如果房屋的宽度很大,像有三间宽的厅堂,中间就需要有两排柱子,横向临近的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就是檩子的长度。

其次,梁的横截面一般都是矩形的,比较粗壮。檩的横截面一般是圆的,比梁细。

栋是最高处的檩,即脊檩,上面所说柳宗元文章中所说把“梓人”的姓名写在栋上,这说明了栋在房屋中的作用。但是严格地说栋并不是梁,把它称为正梁、栋梁并不准确。在抽象的意义上使用的栋梁一词,应当理解为栋和梁,即担负着国家重任的人,这是一个“复数”形式的名词即可以指不止一个的人。

当然,语言文字是约定俗成的,往往难以严格按照定义使用,特别像中文这样的使用地域广阔和历史悠久的语言,更是如此。另外,对于现代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只要是横着承重的便是梁,那里就没有檩和梁的差别了。

柱子上接梁,下接地基,承担着整个屋顶的重量。由于接地处往往潮湿,木柱容易腐烂,所以柱下一般都垫有石鼓墩。这是一种扁鼓形的石头,上圆的直径比柱子略大。这样的石头就称为“础”,也称基石,我们现在所说的基础一词,其本义就是这样的石鼓墩。造房子,基础最重要,整个屋顶的重量都压在柱子底下的基础之上。当然,下面的地基必须夯实,这是不言而喻的。

有些古代宫殿、庙宇等房屋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被毁,现在看到的遗址,有时候就剩几块基石。不过从这些基石上,就能够看出当年建筑物的规模。

传统屋舍的墙一般是不承重的。但是,北方地区的一些简陋的民居却并不是如此,这些房屋没有柱子,它们的山墙是承重的。

不但造房屋需要筑墙,传统的房屋一般有院子,也需要建筑院墙。

近世的墙,一般都是砖墙,由砖砌成。上古的墙,都是土墙,建造的方式主要是版筑。

过去筑墙,先得有版,即古制八尺或一丈长、二尺来宽的木板。在需要筑墙处的两边分别立下木桩,称为“榦(简化字为干)”,把两块版分别靠着两边的“干”放好,然后往两块版中间填土,一边填土,一边把土夯实。填满后,往上加版,再填土,再夯实,直到足够高。一般就如古书上说的,有五版即一丈高。但是,上面已经说了,每一块版有八尺或一丈长,那么在版的两端也需要立上木头,不然墙打高时土就要从两端塌下。这立在两端之木称为“桢”。如果没有桢和榦,就无法放版,也就无法筑墙。《尚书·费誓》:“峙乃桢干”。孔颖达疏:“桢当墙两端者也,干在墙两边者也。”所以,在古文中,“桢”、“干”都往往作“支柱”、“骨干”讲。如《诗·大雅·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又如《三国志·陆凯传》:“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这种版筑的方式一直流传至今,北方干旱地区农村各家的院墙仍然有用这种方式建筑的,我年轻时也曾经参加过这样的劳动。

版筑当然不止于院墙,城池的城墙也是如此。不过只是高度更高和厚度更厚罢了。这样的版筑自然是老百姓的劳役或者更是囚犯们的工作。《孟子·告子下》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所从事的版筑应当就是筑城墙。至于现在我们看到的由大型砖块砌制的古城墙,多为明代以后才有的做法,且也就是在土城墙外侧砌上砖罢了。当然,如今看到更多的是近年来新造的城墙仿制品。

另一种砌墙的方式就是用土坯。北方地区前些年还是有很多土坯房的。这样就先需要和(音huo4)泥和脱坯。一般用碱土和(huo4)泥,在土中还需要搀进一些铡短了的麦秸。加水和好了泥以后,用木模脱出一块块土坯,然后晾干和晒干。和泥和脱坯的过程是非常劳累的。

晒干了的土坯就能够像砖一样来使用。北方农村盖房一般所用的土坯比砖大得多。所砌的墙很厚,这样,房屋的保温性能就好得多,而且冬暖夏凉。土坯房的缺点是不耐雨水。如果在墙脚处用石头或砖打底,就会耐用得多。

为什么在和泥脱坯时要往泥土搀入麦秸呢(版筑墙体时也是如此)?这可以大大加强土坯或墙体的强度。麦秸与泥土可以很好地混合而且粘合在一起。麦秸在干燥的情况下不容易腐烂,在土中能够起到如钢筋在混凝土中一样的作用。

在传统的砖墙外涂抹上石灰的时候,在石灰中也要搀上草屑、麻头等,其作用也是使墙皮更加坚固。

这种在泥土或石灰中搀入草屑、麻头等的办法,实际上就是现代所谓“复合材料”的先驱。

在木结构上加封屋顶,当然是建房的重要任务。这也有若干不同的做法。

有一种比较规范的做法,就是在椽子上面铺上“望砖”。望砖是一种很薄而紧密的质量较好的青砖(传统建筑所用的砖都是青砖,红砖是近代西方传入的,质量略差而适合大规模生产)。而望砖比一般作为墙体的青砖薄得多,这样可以减轻屋顶的重量。椽子之间的间隔正好就是一块望砖的长度。在铺好了望砖的屋面之上,再铺屋瓦。当然,传统房屋所用的瓦,一般都是比较小的弧形瓦,那种平板带沟槽的瓦,是近代工业的产物。

另一种方式则比较简单,在椽子上面盖上芦苇编成的帘子,加上草和泥,再盖上瓦。

当然,有些简陋的房屋并不用瓦,而是抹上厚厚的碱土,这样的房屋只在十分干旱的地区才有。

古代我国没有平板玻璃,直到清末,绝大多数窗户的窗格都是很小的。在窗格中可以镶上一片片的明瓦。所谓明瓦,是用贝壳磨薄压平制造的半透明薄片,印象中大约8~10厘米左右见方。我小时候这种明瓦窗在破旧的老房子中常见。我的小学母校最早是庙宇,就有不少这样的落地长窗。我家也有几扇窗户有这样的窗格,但已经没有明瓦了,换上了玻璃或木板,我家的左右邻居则还有这样的明瓦窗户。由于只是半透明,所以关上窗户后总是暗得很。大概到1950年代中后期就很快消失了,虽然窗格仍然还是小的,但是换上了大块的玻璃。

北方地区比较干旱,明瓦较少,一般都用纸糊窗户。据说桑皮纸是较好的一种窗户纸。直到1970年代,那里农村向阳窗户也只有中间一块空间较大,可以镶玻璃,周边一圈仍然是小窗格。

总的说来,我国屋舍都是土木结构,以木材为构架 。由于木材容易受到昆虫特别是白蚁的侵蚀,或者腐烂,难以持久,所以过一些年就往往需要翻造。另外,木材也容易被火所焚。这样,年代久远的传统建筑就格外珍贵。

 




https://blog.szjingmu.com/blog-612874-1379845.html

上一篇:学生们为什么不快乐?
下一篇:杂说古今衣食住行(12)古今有关行的说法
收藏 IP: 39.82.246.*| 热度|

17 张晓良 武夷山 刁承泰 黄永义 代恒伟 尤明庆 郑永军 王安良 晏成和 刘浔江 赵凤光 李学宽 孙颉 宁利中 刘浩 任国鹏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