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uspex的个人博客分享 /u/heruspex

博文

舌尖上的人工智能 精选

已有 6830 次阅读 2023-3-18 11:49 |系统分类:澳门黄金赌城

上个月本学期第一次讨论班结束,原计划让学生叫外卖来当晚餐的,负责组织的学生说大家想去外面吃火锅。我想也行,便同意了,让他们自行处理,于是便有了头上贴着“退烧贴”的一组火锅饭局图。

饭局.jpg

最近放开了,我偶尔也会一家出门下馆子。观察了下,现在餐饮业还是有了些许变化。火锅店多了,烤肉烤鱼各种烧烤的店多了,牛蛙店也多了,还有遍地的饮料店。这些店不少还是连锁店。

而以前那些菜式需要精炒的店子占比却少了不少。窄看上去,似乎餐饮行业正在向易于流水线作业的模式逐渐转变。

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与精炒的菜式相比,火锅店、烤肉烤鱼和饮料店都极大降低了对厨师做菜水平的要求,基本功也不需要太扎实,只要把食材处理干净,其它操作要么像火锅店、烤肉店那样交给顾客,要么按固定配比即可完成。

好处也是明显的,尤其在当下偏好以评分来选择吃饭地方的时代。毕竟,通过固定配比获得的口味,稳定性要好得多,也因此容易在各大吃饭相关的APP上形成高分,方便广告优先推荐,马太效应也会引来更多的客源。

同时,这种流水线的运营模式也能吸引更多餐饮业主继续沿这一模式开店、开连锁店。毕竟学习成本低,易于上手,可复现能力强,赢利方便,也符合现代人生活短平快的节奏。只要把餐厅内的服务做得足够周到,环境装饰得更舒适,就行了。而外卖的话,保证到达的时间也够了。

但是,它是否真的保有了传统做菜方式的灵魂呢?是否会把那些曾经舌尖上的美味变成稀有品或淘汰呢?

有可能,因为资本是逐利的,它会更倾向于选择前者,而淘汰不那么赢利甚至无法大规模且稳定赢利的舌尖上的美食。所以,一旦资本入场,有的时候美食也不是人想选就有得选的。你可能只能从资本偏好的美食中进行选择了。以至于有人说,这其实是餐饮业的劣币驱逐良币。

事实上,人工智能近年来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呢?

虽然不是餐饮业,但人工智能却也在走着餐饮业类似的发展路线。

2012年以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崛起,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已经逐渐同质化。大家都开始认识到深度模型、数据和算力的重要性。近10年来,多数的尝试和突破都是在这三个面上进行发力的。要么把模型做深,要么对数据进行真实和虚拟的扩增,要么把硬件环境做得足够强大,电力消耗惊人也在所不惜。

不仅如此,深度学习端到端的设计理念,也起到了拉平效应和同化效应的作用。拉平就是厨师之间的水平差异不明显了。一级厨师在这个时代没有明显的优势。人工智能科研人员的情况也类似。因为很多模型的代码或配方都是公开的,大家要研究点新模型,只需要模块化的小修小改就行了,主要的时间消耗在模型的调参优化上,而不是钻研相对困难的基础理论上。

同化则是不太容易区分餐饮业之间的差异。烤鱼、烤肉、火锅、牛蛙,虽然食材上、制作工艺上有所区别,但大的道理似乎差不多,都是近成品的食材加上相对成熟的流水线作业模式。人工智能也是,只是能与人工智能沾得上边的,各个行业都可以套在人工智能的大框架下来做相应的工作。交通监控、人脸识别、电力系统控制、无人驾驶,诸如此类。这些均可以视为不同背景的“食材”或数据,引入可以流水线作业的深度模型,再根据行业特色稍做调整。重点是后期的服务要做好,才有利于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

因为门槛降低,利润却不少,所以,乐意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变多了。于是就像餐饮业一样,这十余年来,在人工智能发表的论文数飞速地攀升,落地的人工智能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然而,也不难发现,在流水线作业的背后,越来越少见那些有灵魂的,需要慢工出细活的菜品了。哪怕是个水煮活鱼,有的时候连服务员也不太推荐,因为蒸鱼的时间太长,有可能会影响桌子的轮转率。对人工智能也是,如果一个问题需要的理论基础太深,解决问题的难度过大时,相关的科研人员有可能就直接跳过。优先级往往会偏向容易变现的科研方向或应用。

实际上,人工智能这种挑肥捡瘦的现象也不是现在就有了。早在1973年,Brooks在其《没有表示的智能》中就指出过。他认为,自人工智能研究开始,人工智能科研人员就始终偏好做容易变现、落地的研究,而对困难问题往往选择性地忽视。比如智能的基础是感知,在没有出现自然语言或认知之前,就有了只依赖于感知的智能体。那么,跳过感知,去研究认知,并不一定符合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律。“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在其1950年的文章中也指出过,人工智能的研究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抽象出发,一条是像父母带小孩一样的。但到底哪条路线能给人类带来真正的智能,是需要谨慎思考的。

而最近ChatGPTGPT-4的进展似乎也让人们再次看到了强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的希望。从其表现出来的对话性能来看,确确实实,它们让人感觉已经有点接近人的智能和思考模式的味道了。但事实上,这仍然是弱人工智能,即看起来像。要做到强人工智能,可能就好比飞机与鸟一样。目前,依赖于算法、大数据、算力的人工智能是在造飞机。但要设计出鸟,也许需要换条全新的路线。

造飞机,对资本来说,这无疑是件好事,因为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落地和赢利模式。但资本的介入,有可能会像餐饮业一样,最终会把真正有灵魂的“厨师”给淘汰或淹没掉。极端情况下,有可能连通向真正强人工智能的通道和绝技都失传了。

而对于希望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学生来说,到底是否该选择这种流水线作业的模式进行研究,却很难把握。因为,一个人的人生是有限的,作为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攻坚科学问题的时间更是短暂,不过是三到五年。在已经能看到前景的方向上,做点能快速找到成就感的创新研究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一方向或路线最终被证明想到达终极真理是行不通的话,有可能就没有机会完成转型了。

尤其是0的科研创新,并非是0.61那样,简单增加些或嫁接些新内容就行了。有的时候需要的可能是几代人的努力,甚至有可能完全不清楚中间进程的意义在哪里。但这些有灵魂的厨师,我们同样需要给他们留些空间,不让他们被资本的逐利性淘汰了。

 

张军平

2023318日星期六




https://blog.szjingmu.com/blog-3389532-1380880.html

上一篇:外审与答辩:大论文最后两关
下一篇:考研高考化,高考应“科普化“
收藏 IP: 114.88.182.*| 热度|

18 李剑超 高峡 王帅 武夷山 蔡宁 许培扬 蒋大和 农绍庄 李陶 王安良 孙冬阳 郑永军 黄永义 孙颉 王恪铭 夏向阳 贾玉玺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