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u/yuhailiang

博文

别了,SCI论文数量英雄的时代 精选

已有 27814 次阅读 2020-2-26 08:14 |系统分类:老挝黄金赌场

别了,SCI论文数量英雄的时代

喻海良,2020-2-26

最近教育部、科技部出台了关于《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文件,希望科研工作者重视科研工作质量,而不是关注科研论文数量;多将好的学术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摒弃SCI期刊至上主义。应该说这些政策出台的很是时候,我曾在科学网上写过很多相关文章,如《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引用次数,学术评价三大毒瘤2018-11》。我曾呼吁《重视原创研究、成果才是突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唯一途径 2018-10》,在《自然基金评审,专家是否会考虑期刊SCI影响因子2018-6》中也呼吁将重要的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而且,我自己也在践行这些想法,回国后,先后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金属学报(英文版)》、《中国机械工程》发表学术论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01月我作为独立作者在《中国机械工程》发表学术论文《深冷轧制制备高性能金属材料研究进展》。《中国机械工程》目前没有被SCI检索,但它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刊,在机械工程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因此,论文发表后,我特意在微信朋友圈介绍这篇论文。如果大家对本文内容感兴趣,欢迎去《中国机械工程》网站下载,该刊是开源期刊,近年的论文在期刊网页均可免费下载:http://www.cmemo.org.cn/CN/Y2020/V31/I01/89

前些年,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过于重视SCI数据库,导致学术界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

1)高校过于重视能够发表高影响因子SCI论文的学科,导致学科发展不均衡。现在各大高校网页经常介绍那些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而这些论文基本上属于某几个非常小的领域,比如催化化学、新能源材料、细胞科学等。这样长此以往,弄到别的学科的科研人员觉得自己的领域没有他们重要似的。面对这些高影响因子写手,很多人只能自嘲“你们1篇论文顶我10篇论文”。一个大学学科很多,有些学科能够发表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固然很好,但是,学科领域不一样,让他们直接比较SCI影响因子数值有意义么,是不是有些“牛头不对马嘴”?

2)发表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就代表学术水平牛,奖励那是一个比一个高。现在有些高校的很多奖励都和期刊影响因子直接挂钩,比如影响因子超过30奖励多少RMB,超过20奖励多少RMB,超过10的又奖励多少RMB,低于10的奖励基数。这样的政策导致有一些科研人员不安心做自己领域的事情,反而跟风去做一些能够发表高影响因子期刊的不痛不痒的其它领域的工作。这样的政策,特别是对于青年科研人员的负面影响更大。青年科研人员的生活负担很大,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多挣一些绩效去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很多年轻老师都反映“生存是第一需求”,面对“利益”很难让他们坐冷板凳、踏实做好本领域的工作。

3)高校人才引进与期刊影响因子直接相关,有些大学就是看影响因子进人。现在有些高校在引进教师方面制定了很多政策,而这些政策又倾向于看申请人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导致很多传统学科“无人”可招。为此,这些学科为了能够满足学校的基本要求,招到“合格的”老师,只能去招一些相对相关的学科的人员。如果一个学院只是招聘少数这样的老师,可以促进学科交叉,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但是,如果一个学院招聘大量其它学科的老师,久而久之,本学科的发展将失去传统优势,最终变得“三不像”,不伦不类。比如现在很多大学的材料学院,看上去有一点像化学学院,也有一点像物理学院,还有一点像能源学院,也有一些像电子学院,反正就不像材料学院。

4)某些“开源SCI期刊”版面费价格飞涨,发表论文数量飞涨。理论上在开源期刊发表论文是有利于学术发展的,但是,现在出版社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某些开源期刊一开始可能完全不收版面费,然而,一旦被SCI数据库检索,马上就变为收费。如果影响因子涨,版面费价格继续涨。特别搞笑的就是某些期刊被SCI检索之前,可能完全没有我国科研人员发表论文,而一旦被SCI检索后,来自我国的论文就急剧增加。而一旦他们被踢出SCI数据库后,马上又没有人投稿了。似乎,SCI检索成为论文的“价值标准”。

……

虽然SCI数据库本身是一个检索工具,方便科研人员跟踪学科发展,但是,由于国内科研人员过于重视SCI检索,它对我国学术圈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过正面影响,给科研工作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在到了抛弃它的时候了。别了,SCI论文数量英雄的时代,是时候开启论文内容和质量评价论文价值的内核标准。

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做科研呢?

1)立足学科发展,将研究对象瞄准本领域内重点科学、工程问题。由于前些年大家乐于在SCI期刊快速发表论文,很多人愿意做一些“短、平、快”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那些脚踏实地解决重大问题而成果“少、慢”的人员就面临被“劣币”淘汰的可能。将来大家实行代表作制度,那些解决的重要科学、工程问题将可以成为自己靓丽的“代表作”,可以甩那些不痛不痒充数的“论文”很远。因而,科研人员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重要问题”,而不是疲于弄出“数量客观”的论文去不停地挖空心思做数据,拼凑一般的论文。显然,经过一些年的正常发展,各个学科门类的发展将更加均衡。

2)大家应更加重视本领域的主流期刊及其发展,不再追逐非本领域影响因子高的期刊,而追求发表在本领域高影响力的期刊。一直以来,在我的课题组里面是不以期刊影响因子高低评判论文水平的。比方说,Metal Mater Trans A期刊,影响因子只有1.8左右,但我愿意将课题组里面最优秀的成果发表到这个期刊上,近年每年都在该期刊发表1-2篇论文。至于比这个期刊影响因子高的期刊,还是有很多的,但在我心中的重要性都是排到后面一些的。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努力将最好的成果发表在有影响力的期刊,而不只是简单地去看期刊影响因子高与低,更不要将自己的工作发表到非本领域的期刊上,即使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远高于本领域的期刊。

3)大家应该尽可能多地将自己的优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并力争让它们成为代表作。本《措施》中明确要求未来三分之一的代表作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因而,大家将更加愿意往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投稿。既然是自己的代表作,因而,大家有必要将最好的成果发表到这些期刊上面。一方面,这将促进国内学术期刊论文质量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让更多地科学知识产权保留在国内学术期刊上。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将我们最优秀的成果的知识产权保留在国内的优秀学术期刊上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想想去年IEEE期刊是怎样对待我们的科技企业华为。如果将来别的科技企业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如何处理?现在我们将最好的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特别用母语发表到中文期刊上,这些期刊的论文质量将大幅提升,这样对于国内科技工作者、工程师们查阅、理解、转换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记得2年前写给《中国机械工程》的新年寄语,“科技日新月异,创造精义新意。机械智能智慧,工程顶天立地。”我们应该脚踏实地、沉得住气、潜心科研,力争做出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zjingmu.com/blog-117889-1220431.html

上一篇:善念是最温暖的阳光 ——第四届靳源奖助学基金大会发言(周灿华)
下一篇:反对SCI至上,如何培养一流的博士生
收藏 IP: 175.13.97.*| 热度|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